新型GD2-CAR3 T细胞让这款致命肿瘤,中位生存期超265天
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(GD2)普遍表达于黑色素瘤、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(NB),健康组织中罕见。目前,GD2靶向单克隆抗体(ch14.18)免疫治疗已显著改善高危NB患者无事件生存期。
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(GD2)普遍表达于黑色素瘤、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(NB),健康组织中罕见。目前,GD2靶向单克隆抗体(ch14.18)免疫治疗已显著改善高危NB患者无事件生存期。
近日,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戈宝学、杨华和季哲,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孙义成,联合领衔的研究团队,在著名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[1]。
就在前几天,一位女性朋友还和奇点糕聊起离谱的就医经历,在去医院的路上和司机(性别男)聊起看腰痛,司机竟然不假思索接上一句,“生个孩子就好了”……太无语了,真当生孩子是灵丹妙药、包治百病呢!
早年前就有研究发现,跑到肿瘤里面的杀伤性T细胞大多“没战斗力”,没法好好识别癌细胞;后来又有团队发现,肿瘤引流淋巴结才是免疫治疗的“启动站”,能帮T细胞扩增、奔赴战场。而最近,哈佛大学Leonard I. Zon团队在顶级期刊《细胞》上发表的新研究,又挖出了抗
2025年10月6日,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,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·E·布伦科(Mary E. Brunkow)、弗雷德·拉姆斯德尔(Fred Ramsdell)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(Shimon Sakaguchi)三位免疫学家,以表彰
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志文 拉姆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5-10-16 11:34 3
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人类与癌症的战争,是外科手术的“精准切除”、放疗的“定向爆破”和化疗的“地毯式轰炸”,那么近年来,一场全新的、颠覆性的战役已经打响——那就是肿瘤免疫治疗。
衰老是诸多疾病的风险因素,也包括癌症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多种癌症风险会逐渐增加,一般来说,我们会把这种现象归因于CD8
在免疫学研究的漫长历程中,如何精确地识别、定量并分离那些针对特定抗原(如病毒肽段、肿瘤新抗原)的特异性T细胞,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。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,研究人员主要依赖于功能学 assay,如有限稀释法(LDA)或酶联免疫斑点(ELISPOT)来间接估
多发性骨髓瘤(MM)是第二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,主要特征为抗体分泌浆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克隆扩增。尽管抗-CD38单克隆抗体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(CAR-T)和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(TCEs)等新型免疫疗法已显著改善患者生存,但骨髓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限制了这些治
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脂肪细胞增强子结合蛋白1(AEBP1)在调控免疫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。通过转录组学和单细胞测序分析,发现AEBP1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,且其表达水平与T细胞功能状态密切相关。机制研究表明,AEBP1通过自分泌方式与CKAP4受体结合,
肿瘤微环境(TME)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“战场”,在抗原持续存在以及存在代谢障碍(如低氧张力)的环境中,T细胞会逐渐失去功能,进入耗竭状态,但促使T细胞功能失调并导致终末耗竭T细胞积累的生物学机制仍不完全清楚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氧化应激在T细胞功能障碍中扮演关
一项颠覆性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免疫学领域的一个核心信条,揭示了一小部分被称为“T细胞”的免疫卫士似乎生来就注定要“记住”未来的威胁,而非在战斗后才被动习得。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人体如何抵御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,更有可能催生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策略——在肿瘤形成之
过去十年中,免疫肿瘤学的方法已进入临床实践,T细胞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。本文概述了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(BiTE)疗法的现状,以及扩大BiTE治疗适应症的新策略。阐明耐药机制、免疫逃逸机制,以及用于药物开发的新技术,为开发更有效的新型疗法和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
衰老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,并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产生深远影响,导致对慢性及急性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,并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。 尽管衰老与癌症对免疫系统 具有重大 影响,但两者对免疫细胞命运和功能的协同效应尚不明确。